咬边,是指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,或操作方法不正确,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。咬边产生的原因:操作方法不当,焊接规范选择不正确,如焊接电流太大、电弧过长、运条方式和角以10mm和8mm钢板对接为例,焊条3.2mm,电流135-140.先用直线行驶焊接方法打一遍底,第二遍用正圆法压第一遍焊道的三分之二,然后上面再画正圆,采用画正圆的好处就是能控制住焊道不咬边,
二级≤0.05δ ,且≤0.5mm连续长度≤100 mm,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≤10%焊缝全长。三级≤0.1δ ,且≤1mm长度不限。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由网友推荐举报| 评论1选择焊接参数应按以下条件:焊缝外型美观,没有烧穿、咬边、气孔、裂纹等缺陷。熔深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。焊接过程稳定,飞溅小。焊接时听到沙沙的声音。同时应
1.控制焊接电流。电流过大会产生母材过烧;电流过小会产生未熔合、未焊透等缺陷;电流一定要合适。2.控制电弧电压。焊接过程中始终采用同一电压不变,可能达不到要求的熔宽,出现咬边气对于焊缝成形不良,可以采用下列修补措施:用车削、打磨、铲或碳弧气刨等方法清除多余的焊缝金属或部分母材,清除后所存留的焊缝金属或母材不应有割痕或咬边。清
根据焊接对象,标准会有所不同。GB50236-98将焊缝咬边分为三级:一级:缺陷深度<1.5毫米;二级:缺陷深度<1.0毫米;Ⅱ级焊缝:咬边深度≤0.05t,且≤0.5mm,连续长度≤100mm,且两侧咬边总长≤10%焊缝长度。Ⅲ级焊缝:咬边深度≤0.lt,且≤lmm。注: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。成品保护1、焊后不准撞砸接头